湖南蒸水流域考古調查
2018年11月,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西安弘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湖南蒸水流域考古調查項目。
在湖南考古的中長期規劃中,湘江流域商周青銅文化及出土青銅器研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通過多年的工作,湘江下游及上游瀟水流域的文化面貌已基本清晰,但中游的衡陽盆地一帶,工作開展相對較少。為了解湘江中游先秦時期的文化面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參照已有成功經驗的“江西撫河流域先秦遺址調查”工作模式,選取湘江中游的一條主要支流——蒸水流域,開展了區域系統調查。調查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規劃和主持,具體工作委托“江西撫河流域先秦遺址調查”的承擔者西安弘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有限公司實施。
本次調查旨在通過對湘江支流蒸水流域的全面普查、結合傳統考古勘探并輔之以現代科技手段,基本查清該區域(含邵東縣東南部8個鄉鎮,衡陽縣全境,衡南縣、蒸湘區、石鼓區境的蒸水沿岸)明清以前(不含)地下文物點的分布情況,查明各類文化遺存的分布概況與特征,了解其相對年代和文化性質,在進一步復查確認以往文物調查、考古成果及保存現狀的基礎上,力求發現一批新的文物遺存點,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普探與重點勘探,為最終建立蒸水流域較為系統的各類文化遺存的編年序列,提供詳實的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和文物保護資料。
此次考古調查從2018年11月進入現場到2019年7月完成室內整理,范圍涉及湘江支流蒸水流域所在的邵東縣、衡陽縣、衡南縣、石鼓區、蒸湘區等5個縣(區)級行政單位,調查面積約850平方千米,按要求記錄各類古文化遺存點共194處(包括古文化遺址45處、古窯址12處、古墓群133處、其他4處),其中既有點核查157處、新發現文物遺存點37處。形成成果包括《湖南蒸水流域考古調查工作報告》、《湖南蒸水流域考古調查》文稿;記錄檔案資料包括《調查日記》、《遺址調查表》、《勘探日記》、《勘探記錄表》、《探孔登記表》、《深孔登記表》、《采集標本登記表》、《資料清單》等。
2019年9月17日上午,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召開了“蒸水流域古代遺址調查”項目驗收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文物局等單位的四位專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弘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有限公司的相關項目負責人。專家首先聽取了組織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項目基本情況的介紹和項目承擔單位西安弘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有限公司對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檢查了項目承擔單位提交的成果材料,認為本項目是湖南省內一次規模較大的區域系統調查,工作目標明確,具有較強的學術課題意識,組織規范,實施科學,成果豐碩;此次調查田野工作扎實,新發現各類遺址、墓地37處;結合以往的工作,共確認遺址、墓葬194處,極大地豐富了蒸水流域的考古資料,如實地反映了蒸水流域的文物資源分布狀況和規律;本項目原始資料記錄完備、規范,提交的成果材料翔實豐富,為后期開展進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專家一致同意本項目通過驗收并結項。(資料來源:湖南考古網)